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
考試前不溫習? 孩子一樣很出色!
我每年都會到不同小學任教升中面班,透過面試班中的模擬面試訓練,我了解到小五小六學生的生活模式,他們的期望,家人與他們相處的活動等,每次都總會遇到些趣事,亦會對自己的教學帶來反思。在剛剛過去的暑假,我在九龍區為一些升小六的學生進行模擬面試訓練,其中一位學生的一句說話令我感到驚訝,他說︰我考試前從來都沒有溫書。
我考試前從來都沒有溫書。聽到後我十分驚訝,因為在模擬面試中他一直對答如流,無論是中文、英文、時事的題目都好像難不到他,而且從他的履歷表中看到他一直都是名列前芧。好奇的我當然追問他是怎樣學習和複習知識的,他的回答令我十分欣賞他父母的教育方法。
小朋友說考試前不溫習,是父母從小到大教導他的,學習應該是要保持一個持續不斷的好奇心,對平常不了解的事物要好奇,當然包括老師在課堂教導的知識。因父母從小到大灌輸了這個學習模式給這個孩子,孩子到現在自動自覺做功課,做完功課會看兩至三份報紙,然後又會看新聞和課外書,父母沒有刻意安排特定看哪類課外書,只是由他到圖書館自由選擇和閱讀,當他看到不明白的知識時會自己嘗試搜尋答案,或者待父母回家後一起討論。課外活動方面,他亦選擇了一種自己喜歡的樂器和運動學習,餘暇的時間就喜歡與同學傾電話和出街打波。他覺得自己生活十分快樂,因為父母放工後都會抽最少30分鐘玩一些他喜歡的遊戲如大富翁等,父母亦會抽時間和他傾計,真的是傾計,不只是單向問小朋友的學校生活,而是父母都會分享自己的生活,亦可給小朋友發問和溝通的機會。
從這個經歷,真的值得每個有機會教育小朋友的人去反思,我們有沒有提供足夠的空間和建立一個平台讓小朋友保持好奇心呢? 還是我們只是希望小朋友乖乖地按大人的指示完成所有的工作呢? 另外,當放工回到家見到孩子時,我們有沒有花時間與孩子相處和傾計呢? 還是只關心他的功課和其他任務完成了沒有?
其實,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對學習事物的好奇心,讓我們好好發揮孩子的好奇心,讓他們對學習更有興趣。
*以上只是個人經歷和反思,不是任何教育建議。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,沒有一種方法是適合所有孩子的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MBTI性格類型(二)
當我們能真正認識自己的性格和特質時,我們就能發揮自己,並且有效與人溝通。 MBTI性格類型的理論,告訴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,在以下的4個維度都有一個傾向。「傾向」的意思不是我們只有其中一邊的性格和能力,而是說明我們在某一邊的傾向會更自然、不花能量和運用得更好。就好像有些人天生...

-
為何要讓子女學畫畫 ? 這是很多家長跟我討論過的問題。 我認為學畫畫並不是要看天分,也不是只為了做畫家。畫畫除了能提升創意,透過美術創作,可以展現個人豐富的創作力和內心世界,並且提升自信心。藝術同生活息息相關,透過多元化的藝術活動,可以擴闊藝術視野,讓子女學會欣賞生活中...
-
相信大部份家長對於升小選校的經歷還瀝瀝在目。轉眼間六年過去,孩子們長大了,很快要面對升中選校了。不過,今次選校的確更具挑戰,心儀的直私動輒上千人報名;自行報校的中學競爭也很激烈。誰不想孩子可考進成績優良、品學兼優的好學校呢?小編也是一名家長,絕對明白當中的壓力,中學教育對青少年...
-
在任教不同課程的時候,總會遇到一些小朋友因為害怕失敗而不嘗試一些新事情,或是一遇到失敗便容易放棄,更會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反應,如傷心、憂慮、憤怒。家長很多時候只即時處理孩子的情緒,沒有再仔細了解孩子怕失敗的原因。家長亦會因為這些事情而覺得孩子是細膽和怕事,有些家長更因為覺得小朋友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